邓华低调沉稳 却与五位上将发生过分歧 是他思维独特 还是存在缺点?

在我国的开国上将中,谁最能打仗一直是军迷们争论的话题,有说韩先楚的,有说杨得志的,但是要说上将中谁带兵最多,那就只有一个人了,邓华,因为他曾经代理过彭总的志愿军司令员,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他都是志愿军司令部的最高决策者,这就和当年的华野代理司令员粟裕差不多,但不为人知的是他曾以五位上将在工作上产生过分歧,我们今天就来刨析一下原因,看一下究竟是邓华的思维比较独特,还是他在自身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,毕竟人无完人。

影视中的邓华形象

影视中的邓华形象

从邓华的出生经历来说,他是从小生长在书香门第,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,就使得邓华身上有一种文人温文尔雅的气质,从这一点上,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中的邓华形象,也更符合现实,但后来邓华受到了我党革命的影响,他先是在学校参加爱国学生运动,后来在“马日事变”后,正式参加我党,他肯放弃当时相对稳定的生活,说明他骨子里也带了一份好胜倔强,这一点性格特点也在日后有所表现。

再来说和他发生意见分歧的五位上将,分别是黄永胜 杨成武 韩先楚 宋时轮和萧克,这五个人也是上将中能打仗的,同时也是比较个性鲜明的战将。

韩先楚上将

先说和黄永胜,黄永胜是从小没有读过多少书,但他打仗勇猛,做事也比较粗狂,这就与邓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当时他俩最早的合作是在红军时期,两人都在红一军团,邓华是师政委,黄永胜是师长。

因为两人的出身不同,邓华做事是一板一眼,这就让黄永胜时常有被管着的感觉,他觉得很不自在,在打仗方面,虽然两人都能打仗,但邓华的指挥风格比较精细,常常是思虑周全以后在全线出击,而黄永胜可不是这样,他的战术更悍勇一些,更依仗刺刀见红的风格,因为早期政治委员有最高决策权,常常是邓华拍板,这就让黄永胜很苦闷,他俩是生活和军事上都有分歧,所以这个分歧也最难调和,最后总部也只得把二人分开。

中间黄永胜上将

再来说和杨成武之间的分歧,两人的分歧多是发生在抗战时期,如果在细分一下的话,两人是各自的工作方式上有不同,才起了分歧,而两人在军事上没有那么风格不同,毕竟在抗美援朝时期,杨成武所率领的二十兵团是归邓华指挥的,也打得不错。

杨成武上将

具体的就是抗战初期,115师开始分散发展,115师副师长聂荣臻要在晋察冀打开一个局面,他带到晋察冀的主要部队就是杨成武的独立团,当时邓华就是杨成武政委,到了晋察冀以后,独立团迅速发展壮大,从一个团变成了好几个团,番号也改成了晋察冀一分区,可以说这一时期两人的功劳都很大,一分区成立以后,他俩分别担任司令员和政治部主任,但这时候中央来命令了,说让邓华带着一分区的一个团,去萧克的冀热察挺进军,协助萧克开辟局面。

抗美援朝时期的邓华

中央想的是多点开花,让军事人才全面发展,但在具体细节上,邓华和杨成武出现了分歧,就是说杨成武想的是,冀热察那边没有群众基础,招兵肯定很难招,而且邓华要带的还是最有战斗力的主力团,虽然邓华说的是暂时借调这个战斗力最强的主力团,但冀热察不可能说是一下子就打开局面,所以这个主力团借调出去,很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,一去不回,这时候聂司令员出面了,他说服了杨成武,杨成武这才把主力团交给邓华。

可没有想到,一分区政治部第一任宣传科科长蔡铁根,也要跟邓华走,要知道蔡铁根当时可是一分区少有的知识分子,对一分区很重要,于是杨成武又在邓华团出行的路上,又把蔡铁根给追回来,双方又是一顿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这也就是杨成武和邓华之间的分歧,

到后来建国以后,杨成武回忆起来,也倍加感慨,他说,那时候到底年轻啊,我和邓华同志都不到三十岁,两人都是年轻气盛,我应该得多多支持邓华同志啊,都是我不好,这就是杨成武,虽然也有一些小毛病,但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不足,这可不是一般干部可以做到的。

接下来就是和宋时轮冀东撤退的问题了,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军事问题,而和这个问题串联在一起的就是萧克和邓华争论的“高志远事件”,这两件事笔者之前的文章中说到过,这里就不细说了。

最后就是和韩先楚的两次分歧了,一次是在海南岛战役的攻打时间上,一次是在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战役上,邓华指挥以沉稳为主,擅长谋定而后动,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,他尽管与韩先楚产生过争执,但他能够迅速扭转思路,配合韩先楚的方案,足以看出他面对困难和复杂的环境时,能够保持冷静,并及时转变。

所以说邓华是在生活和其他的一些问题上有自己的原则和倔强,但在军事指挥的问题上,虽然自己也有一套,但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配合别人,这就更难得可贵。恰巧和他有分歧的这些将领又是个性迥异,这就不难解释这些分歧了,至于他的缺点,大家是怎么看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