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道里长息肉,上厕所时会有4个提示,别等肠癌了才反应过来
54岁的叶先生患肠胃炎很多年了,过去他还能依靠药物来控制症状,但自今年以来,他的腹泻情况愈发严重,甚至出现了便血的现象。为此,他从村里赶到镇上的医院求诊。
听完叶先生的病情陈述,医生感到情况不妙。当叶先生出示他8年前的肠镜检查报告,报告显示存在一个小息肉时,医生询问:“那个息肉当时有没有处理掉?”
叶先生回答:“没有,当时检查没有发现任何症状,后来因为忙,我就忘了这件事。不会是这个息肉导致的问题吧?”
医生建议叶先生再次进行肠镜检查。结果显示,原先的那个小息肉如今已经增大了10倍,最终被诊断为直肠癌晚期。
医生不禁感慨道:“小病若不及时治疗,大病的发展就难以预料了!”
肠道有息肉,身体可能会有4种症状
肠息肉所引发的症状与其大小和数量紧密相关。若肠息肉数量稀少或体积较小,例如仅有几毫米的息肉,患者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症状。这是因为小息肉局部血液循环并不特别丰富,因此在排便过程中,粪便的移动对息肉本身的影响并不大。
然而,如果息肉数量增多、体积增大,或者息肉受到外部刺激导致出血时,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四种症状:
1.便血
肠道息肉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便血。当肠道内的息肉受到大便经过时的摩擦,可能会导致出血。这种出血有时肉眼可见,表现为暗红色的血性液体;有时则需在显微镜下才能检测到,即大便隐血反应呈阳性。
2.息肉脱出
在直肠下端生长的带蒂息肉,在排便时有可能从肛门外脱出,其外观为鲜红色,形状或为圆形,或为樱桃状。排便结束后,这种带蒂息肉能够自行恢复到原位。然而,对于那些无蒂息肉,我们需要借助肛指检查和肛门镜检查才能准确地发现它们。
3.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
如黏液便、血便、大便频次增加,以及排便不净的感觉,是患者最常展现的体征之一。这些不规律的排便状况或许暗示着息肉的存在。若长时间内观察到此类变化,应给予高度关注。
4.腹痛
当肠道蠕动骤然加速,无论是由于血液流动还是肠道内的炎性物质通过,都可能引发肠道蠕动的进一步增速。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痉挛性腹痛的发生,表现为腹部一阵强烈的疼痛感,但稍后可能会有所缓解。
肠息肉与肠癌关系大吗?
必须指出,肠癌与大肠息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,事实上,超过80%的肠癌都是由大肠息肉恶性转化而来。
息肉发生癌变的原因多种多样,包括遗传、炎症、饮食习惯、烟酒消费、熬夜、久坐等。此外,某些胃肠道的基础疾病也可能成为癌变的刺激因素。在临床上,要确定息肉是否已发生癌变,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息肉的大小、类型、形态、数量和位置等诸多因素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20年的全球癌症负担数据,肠癌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恶性肿瘤,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,其导致的死亡人数更是位列第二。
不过,肠息肉发展为肠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通常需要5到15年,平均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。
肠息肉并非凭空出现,它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:
1. 具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,因为肠息肉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。
2. 饮食习惯偏向高热量、低纤维的人群,长期摄入高脂肪、高蛋白、低纤维的食物会显著增加肠息肉的发生几率。
3. 50岁以上的人群,肠息肉的发病率在50岁以后显著上升。据统计,35至49岁的人群中,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0%至30%;而50岁以上的人群中,这一比例可高达30%至67%。
4. 患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,例如2型糖尿病患者,也更容易出现肠息肉。
此外,具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,如吸烟、过量饮酒、缺乏运动的人群等,发生肠息肉的风险也会相应增高。
李院士:做一次肠镜,或能保五到十年不得肠癌
在2019年世界物联网大会的智慧健康发展峰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明确建议:“所有45岁及以上的人士,若还未接受过肠镜检查,应尽早安排,因为一次检查的有效预防期可达5到10年,显著降低患结直肠癌的风险。”
消化道癌症早期常无明显症状,症状出现时,病情多已进入中晚期。值得注意的是,肠癌通常由息肉经长时间演变而来,这个演变过程大约需要十五年。在这个过程中,仅需一次肠镜检查,就能有效预防息肉恶化为癌症。
鉴于结直肠癌在50岁以上人群中更为常见,因此推荐45岁左右的人群提前进行筛查。
虽然肠镜检查可能带来某些不适,如检查前需服用泻药,检查过程中需将导管插入肠道,但这些不适感是大多数人可以忍受的。若对肠镜检查心存恐惧,无痛肠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但需注意,无痛肠镜并非适合所有人,选择前请咨询医生建议。